当前位置: 京报网首页 > 深度 > 正文

毛泽东曾说:中国工人运动还是从长辛店铁路工厂开始

2021-06-29 11:02

北京日报副刊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其中就包括位于丰台区永定河西岸的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和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旧址。


长辛店铁路机厂车间

提到长辛店,人们便会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工人运动,而中国最早的工人群体正是铁路工人。

1897年,甲午战败的清政府向比利时借款兴修卢汉铁路(卢沟桥到汉口)。1898年底,卢汉铁路南北两端同时开工,永定河两岸修建了卢沟桥站和长辛店站。一系列铁路配套工程就建在卢沟桥站到长辛店站之间近10公里的路段上,包括存车厂、材料所、见习所等。《京汉旅行指南》记载“(长辛店站)为本路极要之站,凡北段存车厂、修车厂、材料所、工厂、铁路见习所,悉在焉。车行过站时,由车中西望,各厂所即可毕呈眼底。”


长辛店铁路员工浴池,该门楼现已成为丰台区不可移动文物。

1901年,修建卢保铁路(卢沟桥至保定)的法国人和比利时人,将义和团运动中未被毁坏的机械设备迁到长辛店三合庄,建起了长辛店铁路机厂,这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二七厂”前身。


1899年竣工时的长辛店车站第一代站房。

作为卢汉铁路、卢津铁路的交会点,加上为了修建卢汉铁路建设的一系列工厂以及长辛店地区完善的商业体系,使长辛店地区聚集了大量产业工人,北京最早一批产业工人也在这里孕育而生。据记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长辛店地区共有3000余名工人居住生活,由于人数众多,加上这些工人身处关系铁路建设、运行的各个岗位,一定程度上也为后来“二七大罢工”成功举行奠定了条件。1918年至1919年,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学生在铁路机厂实习期间,毛泽东曾两次来到长辛店,深入工人之中了解产业工人状况。


庚子事变后的长辛店车站,沿用了部分第一代站房立面的第二代站房。

据参与赴法勤工俭学的何长工回忆,“留法勤工俭学会”并没有给他们安排好工作和学习场所,也没有筹集好出国的旅费,一切还没有头绪。后来多亏了杨昌济先生居间协调,蔡元培答应开办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让已经到京的学生一边劳动一边学习法语,为将来出国做准备。


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旧址。

从1918年夏至1920年年底,全国先后有17批、近2000名勤工俭学的学生负笈法国,其中有很大一批人是从长辛店走出去的。后世学者总结,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为留法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走得了、留得住”。所谓“走得了”说的是预备班为他们解决了赴法旅费;“留得住”是说学生们在长辛店学到了赴法学习、做工的基本技能。


20世纪初,一辆火车从长辛店火车站驶出。

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高潮虽然只有短短两年,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周恩来、邓小平、李立三、李维汉、王若飞、向警予、陈毅、聂荣臻等都曾是赴法学子中的一员。

1920年12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决定在工人密集的长辛店创办一所劳动补习学校,希望以此作为工作据点,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人运动骨干。12月9日,劳动补习学校筹办会议在长辛店召开,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派邓中夏、张太雷等4人出席了会议。次年1月,劳动补习学校正式开学,李大钊和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其他成员都曾到该校视察、讲课。


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工人用的课本。

坐落于长辛店街道陈庄大街的平汉铁路员工浴池,由平汉铁路长辛店工会发起筹措、长辛店地区3000余名铁路工人共同集资兴建,1931年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长辛店地区铁路工人、工人家属的洗澡问题。在长辛店地区老铁路职工的口耳相传中,这座浴池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二七大罢工”中旨在保障工人权利的历史见证。

1922年4月,长辛店工人俱乐部工友合影留念。


1922年8月长辛店铁路工人罢工,工人代表驾驶轨道车前往北京城里谈判。

1923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为争取成立总工会的自由和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举行了举世瞩目的“二七大罢工”。这次罢工被誉为“中国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这次工人运动的最高峰。”毛泽东曾说:“中国工人运动还是从长辛店铁路工厂开始。”

(原标题:工运起点)

来源:北京日报 文/马志璞 图/马志璞 王嵬

流程编辑:L00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