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报网首页 > 文化 > 正文

长缨在手缚苍龙

2021-07-29 16:44

北京晚报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此后又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多次反抗斗争,不断揭示和验证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论断。南昌起义应运而生的八一精神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之源。万里长征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开辟了中国革命新局,长征精神继承和弘扬了八一精神,最终都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体系中的丰碑。


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之一

1935年10月,红军翻越六盘山。毛泽东主席在总结报告中首度使用“长征”一词,从此载入史册。挥毫写下这首《清平乐》。词中有诸多名句,“屈指行程二万”,自此长征就有了两万五千里的说法。“不到长城非好汉”,更是形象地说明了中国革命历尽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


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之二


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之三

《清平乐》历经八次修改,最终定稿后,发表在1949年8月1日的《解放日报》上。毛泽东主席曾反复书写,出现多个版本。有三件是单页,两件是两页的,还有两件是七页,字形更大,更有气势。仅有一件是横写。有四件署“清平乐”(这其中有三件注明“六盘山”),有四件签了“毛泽东”之名。有两件注明了时间,分别是1961年和1962年。此时毛泽东主席的书法正处于巅峰期,环境稳定,有更充分的时间来研习揣摩,可以阅览更多的碑帖真迹。到了晚年,字形大小随意穿插错落,自由组合,跌宕起伏,变化多姿,有不可羁勒之气,进入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旄头漫卷西风”版本 之一


“旄头漫卷西风”版本 之二


“旄头漫卷西风”、“何时缚取苍龙”版

在书法创作中,反复书写个人非常熟悉的内容,尤其是自作诗词,极难出新意。但是像毛泽东主席这样的高手,难不倒他。此时已经不需要推敲文字内容,只需要着意经营笔法、字法和章法等变化,熟能生巧,技近乎道,每一遍都有新意,都有创作,从而成为不可替代的艺术经典。


“他年缚住苍龙”版本


清平乐


六盘山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童雪鸿 刻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石翁

流程编辑:L006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