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报网首页 > 长安街知事 > 正文

警惕!美军在南海作战准备明显增强

来源: 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

记者:刘晓琰 蒙江

2024-03-25 20:58

自2009年以来,美军在南海针对中国的军事活动频次显著提升。2023年,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活动有增无减,部分行动甚至异常接近中国大陆的海岸,极大推高了中美发生海空摩擦冲突的风险。

美军航母打击群活动、潜艇部署、演习演训等都有哪些新规律?美国在中菲仁爱礁等摩擦事件中扮演什么角色?美方频频在南海问题上挑事生非,为何毫无顾忌?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知事会客厅”栏目邀请到了“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主任胡波。他指出,2023年美军在南海地区军事行动的对华针对性进一步增强,作战意图越来越明显,并加速了无人平台(如无人机和无人艇)的部署,成为一个重要节点。

他表示,越是在国际局势紧张之际,美军越会出现在南海。今年适逢美国总统大选,美国会加大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但我们需要从整体上审视美军在南海的军事行动及其与往年的动态变化,美国其实并未做好与中国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准备。


 

美军对华针对性进一步增强

知事: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发布了《2023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完全报告》。据您的观察,与以往相比,美军在南海针对中国的军事活动有哪些新的特点?

胡波:首先从规模、数量来看,从2009年至今,美军在南海针对中国的军事活动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一变化源于美国战略调整,特别是其对中美竞争和“中国军力增长威胁论”的强调。2019年至今,这种趋势愈发显著。

具体到2023年,与前一年相比,美军的对华针对性进一步增强。首先,美国加强了航母打击群、潜艇和轰炸机的部署,这些针对中国的行动,其作战意图越来越明显,包括抵近侦察频繁接近中国领空。

其次,美国海空平台增量其实已到天花板,近年来美军一直强调增量,但其实也没增加多少,因此2023年加快了无人平台(如无人机和无人艇)的部署,成为一个重要节点。

第三,美国积极拉拢盟友和伙伴在南海开展军事活动和联合演习,但无论是域内还是域外国家,主打一个“贵在参与”,主要是美国用以发挥外交和战略影响的手段,军事上对美国并没有实质性帮助,我们不必过度夸大这种行动的影响力。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美菲同盟在去年的两国军事合作中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考虑到菲律宾的能力,我们不必过度夸大美菲军事同盟的影响。于美国而言,菲律宾最大的作用在于其地理位置,特别是其北部基地靠近台湾地区。无论是菲律宾自己搞“投名状”,还是美国拉拢利诱,总之美国成功地将菲律宾绑上了战车。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2023年美军南海军事活动不完全报告》发布会现场。摄影:蒙江

美国希望南海天天有事,但不希望出大事

知事:今年以来,菲律宾一直在黄岩岛、仁爱礁附近海域进行挑衅。中国海警局2024年以来发布的维权执法公告,一半以上都与菲律宾有关。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期访菲期间,声称美方与菲方站在一起。您如何看待美国在中菲仁爱礁等摩擦事件中的角色?

胡波:一方面,美国乐于看到中菲之间有摩擦,因为如果南海没有争议,美国在该地区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近年来积极扩大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的原因。

然而,另一方面,美国也不希望南海发生大事,因为一旦中菲之间的摩擦失控,鉴于美菲同盟关系,美国势必被迫亲自下场。

当前,美国强调中美之间的稳定,特别是在军事安全方面的稳定,所以美国并未做好亲自介入的准备,因此不希望南海发生重大事件。

美国经常发表的一些声明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例行公事。根据《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在外交舆论上必须支持菲律宾。因此,美国无视中菲摩擦的是非曲直,每次都首先表达对菲律宾的全力支持,并对中国进行谴责。这些例行公事的声明意义不大。在具体行动上,美国仍然保持一定的克制,迄今为止并没有表明要主动下场的意向。

知事:您在报告发布时提到,您在马尼拉和菲律宾专家讨论时,您说菲律宾 “you are going too far”,怎么理解菲律宾“走得太远了”?

胡波:菲律宾将北部的三个基地提供给了美国,这一举动意味着,无论菲律宾是否愿意,一旦台海有事,美国必然会利用这些基地,菲律宾有可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个主动或被动介入台海局势的国家。

对于菲律宾而言,这当然是“going too far”。到目前为止,菲律宾都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后果的严重性。

知事: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日前接受美媒采访时说,中国“对菲威胁持续增长”,但他“无意‘惹熊’,激怒中方引发冲突”。您如何看待马科斯总统的说法,您认为影响南海局势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胡波:南海局势的发展受到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首先,中美之间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美国的政策对南海局势的走向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其次,南海争议是否会进一步发酵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例如仁爱礁和黄岩岛等形势,可能会加剧各方之间的矛盾。

第三,国际规则和秩序的争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包括域外国家在南海地区的利益诉求和关切。

总的来说,这三个因素决定了未来南海局势的走向,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刺激,导致南海局势目前处于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状态。

3月19日,菲律宾马尼拉,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左二)在马拉坎南宫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举行会谈。图源:视觉中国

没有必要过度关注美军穿越岛礁的次数

知事:美军在南海的行动一直打着所谓“航行自由行动”的名头,这有法理依据吗?

胡波:航行自由和“航行自由行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航行自由是国际法所认可的通行原则,而“航行自由行动”则是美国专属的,国际法并不认可。这个概念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谈判即将结束,美国担心公约的专属经济区制度可能对其在世界各地的军事行动中的自由进入产生影响,所以单方面搞了一个“航行自由行动计划”。

这种行动常常可以在南海看到,美国军舰经常进入中国岛礁的12海里范围内,甚至在西沙群岛的领海和领空进行挑衅。这些行动旨在挑战美国认为的“过度海洋主张”,与国际法无关。

知事:您在报告发布时提到,美军在南海及周边海域的活动对于中方的划界毫无顾忌,比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划定的演习区域。在南海问题上,美方不断挑事生非,为何能毫无顾忌?

胡波:美军认为自身实力雄厚,明知中国划定了演习区域,但它不在乎。这种态度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不符合海空安全的操作规程。中国划定演习区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美国也清楚这一点。尽管如此,美国仍然强闯这些区域,这种行为很容易引发摩擦和冲突。

2023年5月31日报道,美军公布一段视频,记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歼-16多用途战斗机拦截美军侦察机。图源:视觉中国

知事:您在演讲中提到,我们其实没有必要去细数美军穿越岛礁的次数。您觉得,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美军的穿越行径?什么样的穿越应该引起重视,什么样的穿越其实是炒作与政治作秀?我们的底线是什么?

胡波:我们需要从整体上审视美军在南海的军事行动,及其与往年的动态变化。首先,我们需要关注是否触及了中国的底线,例如,如果美军闯入了中国大陆领海或领空,中国必然会采取坚决措施。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对一些针对性很强的军事动作的关注,并相应地加强应对措施。

第三,针对一些出于外交政治目的的行动,例如,美军穿越台湾海峡、闯入岛礁12海里等行动,我们不仅需要在军事上做出反应,还需要在外交、政治和舆论上做出相应的回应。

中美在南海短期不会发生武装冲突

知事:您在演讲中也提到,美军现在其实也很焦虑,美军在焦虑什么?

胡波:美国在西太平洋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他们设定的目标过高。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发展,目前双方在西太平洋地区已经处于一种均势状态。然而,美国仍然追求对该地区的优势地位,但实际上他们的能力与目标之间存在很大的脱节,而且这种脱节还会进一步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只能不断地加大对现有装备和人员的利用,以此来维持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处于过度部署和过度疲劳的状态,这也导致了美军在该地区事故率的急剧上升。比如“卡尔·文森”号航母舰载机F-35C坠海以及“康涅狄格”号潜艇撞山等事故,这些事故的频发不利于地区稳定。

美军设定的过高目标,再加上平台数量的限制,导致了目标和手段不匹配的情况。西太美军会越来越疲劳,专业水平也会继续下降。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F-35C坠入南海照片。图源:环球时报

知事:您提到,越是在国际局势紧张之际,美军越会出现在南海,这反映出美国怎样的心态和目的?

胡波:美国将中国视为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这导致了他们在处理地区冲突时的一种近乎病态的偏执态度,即一旦其他地区发生冲突,美国的第一反应不是去管控地区危机,而是担心中国会不会利用这种机会采取行动。因此,他们更关注的是中国,特别是南海和台海地区的局势。这种偏执的想法使得美国在外交和军事上更倾向于加强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存在,并采取措施对中国进行威慑。

知事:今年是美国大选年,您觉得接下来美军在南海的行动还会升级或更加频繁吗?

胡波:我认为在美国总统换届时,特别是在总统大选期间,美国往往会加大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这是因为美国的战略文化倾向于通过进攻性威慑来进行防御,或者实施战略收缩。这种战略文化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

知事:据您观察,中美在南海有可能发生武装冲突吗?

胡波:短期内看不到这种可能。美国一直表示,对华要竞争而非冲突。从美国的角度来看,他们并未做好准备与中国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虽然一直在进行准备工作,但并未达到满意的水平。

此外,美国也承担不起与中国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的代价和成本。

最后,美国认为目前的情况对他们有利,希望通过非战争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但这显然是异想天开。

来源: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 记者 刘晓琰 蒙江

流程编辑:u028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