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登录
全部评论
0条
北京市民政局最新数据显示,本市99%以上老人选择居家养老,该如何坦然面对“老”,如何做到舒心养老?核桃园社区是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当下京城老人的居家养老形态,或许能在这里找到缩影。
调研样本
就近养老
离家近,对老人是种安慰
从核桃园社区居委会一拐弯,一座二层小楼静静伫立在小巷深处,这便是位于报国寺西夹道2号院的善果养老照料中心。地段便利、心理贴近,这种根植社区的中小型养老机构,一定程度上被视作居家养老的补充和延续。
自2015年设立,善果养老院已开办8年,目前共83张床位,住了近70位老人。最大的102岁,平均年龄也有82.7岁。费用分为护理费、床位费、餐费三部分,根据老人自理程度、入住的房间类型,算下来每月费用从五六千元到一万元出头,丰俭由人。
院长张海霞介绍,入住老人基本都是家在附近,或者有亲戚朋友在这里。目前以失能、失智老人为主,也有能自理、半自理的。
83岁的沈奶奶,已经在善果住了好几年。她脊柱患病,平时需要坐轮椅。儿子岁数也大了,照顾起来力不从心。老人住了个单间,将屋里布置得温馨整洁,经常还弹钢琴、上网课。弹起一些老歌时,护工们常常跟着合唱,成为养老院一景。
80岁的郭爷爷,女儿在国外,儿子就在旁边的楼里住。上了岁数,老人老了有些糊涂,脾气也大,以往在家时,其他人往往要“忍气吞声”。搬出来后,可能是距离产生美,儿子天天来探视,老人情绪也好了不少。
在张海霞看来,老人考虑入住一家机构,护理服务水平是最需要关注的。另外,选择入院,老人确实需要一番心理建设。地段核心、交通方便的机构很有优势。“我们这里不是说过来住就不能走了,能自理的老人,由监护人和我们签好协议,平时出去转转买点东西,都是可以的。家离得近,子女几分钟就过来了,对老人也是种安慰”。
社区关照
社区关心,让我们“空巢不空”
陈保国老先生年近七旬仍担任着社区公益委员。在他眼中,每天上门送餐,能够直接看到老人状态。若有异常,比如哪个老人叫不开门,打不通电话,可以及时上报,避免意外发生。
“咚咚咚”,进入广义街10号院内一幢居民楼,陈保国敲了几下门,一位身形魁梧的老爷子应声迎出。“您趁热吃”,将餐盒递到老人手中,他便赶着去送下一户。
这里住着于家琛和付振佩老两口,都已年过八旬。于家琛除了耳背,身体尚好,付振佩腰部做过手术,心脏还安了起搏器。因为怕摔跟头,平常很少出门,走路的话要推着带轮子的座椅作为辅助。
随着年岁渐高,生活方面于家琛尚可照顾老伴,但做饭愈发成为一种负担。孩子在外地工作,也照应不上。驿站送餐,解决了这个难题。“吃了得有一年多,自从有了小饭桌,我们中午就不做饭了。正好她喜欢吃荤,我喜欢吃素,窝头搭配着粥,粗细粮都有。平时请小时工,过来打扫卫生就行。”
说话间,一位小伙子前来探视。这是负责广义街10号院内3幢居民楼的社区管片主任马可,对如同自己爷爷奶奶般的于家琛老两口,他尤其上心,时不常就会来敲敲门,问上几句。
“这儿的物业好,生活氛围浓,旁边还有三甲医院,看病方便。尤其社区特别关心我们,有人说我们是空巢老人,但我们觉得空巢不空。”几年前,于家琛的单位曾想给他调换一处更大的房子,却被他拒绝了。“想一直住这儿,不动了。”
发挥余热
力所能及时,努力帮帮儿孙
临近中午,核桃园社区养老驿站的配餐区,新鲜出炉了四菜一汤,饭菜飘出热腾腾的香气。两名驿站工作人员按照订餐名单,将饭菜妥帖装进餐盒,放置在保温箱中,等待自行取餐的居民来拿。
每天,这家养老驿站要给100多位居民供餐,绝大多数都是老人。即便没有事先订餐,居民也可以临时来买,两荤两素加上主食只要20多元,天天轮换不重样。
75岁的刘玉玲,拎着驿站统一发的保温提兜来取餐。最近她尤其忙碌,老伴因为搬箱子不慎受伤了,需要好好休养。有养老驿站解决中午这一餐,省了采买煮饭的麻烦,可以说帮了大忙。“我觉得挺好,油不是特别大,味道还不错。这么一盒,够我们俩吃了。”
目前,刘玉玲还和女儿同住,但房子在五层,老两口爬楼愈发吃力,便在西便门附近买了套低楼层的两居室。装修已经完成,过段时间就要搬进去了。
虽说以后分开住,因为外孙女才上三年级,远没到能离手的时候。女儿女婿工作忙、下班晚,刘玉玲少不得要常回来照顾。“接孩子放学、做晚饭,小孩口味刁,外面买的饺子都不吃,就吃我做的。姑爷的老父亲都85岁了,比我还大10岁呢,负担更重。”
对待这种忙碌,刘玉玲很释然。在力所能及时,为子女、孙辈“发挥余热”,也是许多家庭都会经历的常态阶段。待岁数再大,她希望能在居家环境中,比较便捷地获得各方面帮助,也愿意为优质服务付费。“最近老伴病了,我弄他有些吃力,这方面能有些帮助就最好了。其实什么事儿还得自己想办法,以后老年人越来越多,都指着别人,是不是也不现实啊!”
调研手记
让我触动的两个场景
社区蹲点期间,令记者印象最深的有两个场景。
“换环境是个挺大的事儿。”有位社工谈起相熟的老人时说,这位老人独自住在6层,子女岁数也大,天天给老人做饭有些吃不消。便在自家附近为老人租了套房,楼层低,照顾起来方便。但老人不愿意住,仍惦记着旧房子,偶尔趁子女不注意会悄悄回来。一次走到小区门口,不小心摔倒受伤了。
这位社工感慨,老人故土难离的情怀很重。很多老人的想法是,一旦离开家,再搬回来就难了。实在需要照料,最好能像上幼儿园一样,早上送晚上接,这几天不想去了,那就不去。但这种形态,对场地、医疗、管理各方面都有很高要求,放在社区,着实难度不小。如果养老院能开辟部分场地、腾出部分人手,专门为老人办“日托班”,是否有探索的空间呢?
与此同时,社工们正承担着越来越重的养老照料工作。社工丁媛媛,一进入胡同夹道,坐在台阶上的老人们纷纷抬手和她打着招呼,她也能亲切叫出每位叔叔阿姨,看得出平时没少来看望老人。
29岁的马可,反复向于家琛老两口叮嘱,有事随时找他,千万别觉得不好意思。“您二位就跟我爷爷奶奶一样。”
居家养老,是许多老人心中最大的愿望,也是人们最容易共情的柔软。但每个社区的硬件经济基础、需要照顾的老人数量、社工尽职尽责程度等千差万别,光靠社区出力,许多服务或许难以长久运行。市场行为介入、老人消费观念转变、子女认真履行赡养义务,多方合力才是可持续的养老之道。
来源:北京晚报 | 记者 魏婧 吴楠 制图 冯晨清
流程编辑:U016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
分享到
未登录
未登录
0条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点击下载
暂无账号,立即注册
全部评论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