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11:01
2020年,注定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转眼,被新冠疫情笼罩的这一年即将接近尾声。回望这一年,有猝不及防,有惊心动魄,有逆流而上,有严防死守,有同舟共济,有奋勇前进,有脚踏实地,有生生不息……
这一年,全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让疫情可防可控,并且在下半年经济得以复苏继而稳步增长。作为媒体人,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了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警察、社区工作者、快递小哥……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传递疫情之下的温情感动。
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记者奔赴河北、西藏、新疆、内蒙古、青海……采访了由北京援助帮扶脱贫致富的地区,通过生动的人物故事展现了奔向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人民群众拥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这一年,还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将焦点落在了那些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老兵身上,通过他们讲述当年的故事,重温70年前那段光辉历史。
这一年,全世界都在为疫情取消公共活动时,我们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成功举办了世界性的盛会——服贸会、进博会等,记者第一时间将会场盛况发回,鼓舞人心。
这一年,疫情肆虐,我们仍然稳步向前。冬奥场馆的建设,正在逐步推进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北京城市规划,北京正在发生的变化我们用镜头一一呈现。
这一年,我们乘风破浪、砥砺前行,用饱满的精神迎接来年。
4月6日,4支由院长挂帅的国家援鄂医疗队凯旋返京。归家的白衣天使们难掩激动心情。本报记者 方非摄
大运河畔,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满目葱茏。9月29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正式开园。本报特约摄影 马文晓
3月,疫情笼罩下的北京,街道静了下来,外卖小哥们却开启了“加速模式”,为了市民生活必需品配送而奔波忙碌,成为城市运行的重要一环,在市民眼中,他们也是“逆行者”。本报记者 潘之望摄
9月5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会综合展区,小观众与展会上的智能机器人进行互动。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2月19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两名护士艰难地推一位重病患者前往CT室做检查。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3月27日,玉渊潭公园樱花树下,两个戴着口罩的孩子用小手拼出一个爱心。疫情让口罩成为生活必备品,口罩阻挡了病毒,但并没有阻挡人们之间的交往。本报记者 邓伟摄
9月15日,团城里的老街坊们坐在街角享受着闲暇的午后时光。北京援疆在和田市开展棚户区改造,如今的团城,传承保护了和田“阿以旺”特色民居建筑风格,成为花园式街区,市民、游客行走其间,一片平静祥和。本报记者 方非摄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形势下,来自全国的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11月27日,高空俯瞰京雄城际终点站雄安站,高铁轨道从椭圆形的站房延伸而出。今年年底,雄安站作为雄安新区首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将竣工投用,而京雄城际铁路河北段也随之正式开通运营。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原标题:挥别2020)
来源:北京日报
流程编辑:u019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